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于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。其中,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如下:
01
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主要成績與工作
主要成績: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。
-
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開展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,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平均濃度下降9.1%。
-
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。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。
主要工作:加強生態環境保護,促進可持續發展。
-
鞏固藍天 、碧 水 、 凈土保衛戰成果 。
-
推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畜禽養殖廢 棄物 資源化利用。
-
持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重大工程,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 。
-
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 。
-
出臺碳達峰行動方案 。
-
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。
02
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預期目標
-
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。
-
能耗強度目標在“十四五”規劃期內統籌考核,并留有適當彈性。
-
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。
03
2022年 生態環境保護 主要工作任務
持續改善生態環境,推動綠色低碳發展。
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。
-
強化大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,加大重要河湖、海灣污染整治力度,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。
-
加強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,推行垃圾分類和減量化、資源化。
-
完善節能節水、廢舊物資循環利用等環保產業支持政策。
-
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,科學開展國土綠化,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,保護生物多樣性,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,要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更綠更美。
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。
-
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。
-
推動能源革命,確保能源供應,立足資源稟賦,堅持先立后破、通盤謀劃,推進能源低碳轉型。
-
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有序減量替代,推動煤電節能降碳改造、靈活性改造、供熱改造。
-
推進大型風光電基地及其配套調節性電源規劃建設,提升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消納能力。
-
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,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,推進鋼鐵、有色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等行業節能降碳。
-
堅決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。
-
推動能耗“雙控”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“雙控”轉變,完善減污降碳激勵約束政策,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。